最近一个月,我进行了一个「行动研究(Action Research)」~以亲身体验的方式,探索「混成式演讲」的可能作法以及成效!

这个研究的目的,是为了解决我长期以来的问题:每次应邀到各大专院校演讲时,我都因为不知道听众的背景与需求,无法设计出最适当的内容。而也由于听众在演讲前对演讲内容毫无所悉,所以我必须在演讲时铺陈这些基本知识,无形中浪费了许多传达高层次知识的机会。

后来Facebook出现了,我就想到,如果我们让讲者与听者在实体演讲之前,就先在Facebook上进行虚拟互动,不就可以:

  1. 让听者先浏览讲者背景、阅读指定的数据、并先行在网络上提问。
  2. 让讲者先浏览听者背景、阅读其所提问题之后,就可以设计出更符合需求的内容。

这个构想听起来不错,但究竟可不可行我也不知道。正好前一阵子,我接到清华大学学习科学研究所黄囇莉教授,以及淡江大学教育科技研究所徐新逸教授的演讲邀约,我就提出了上述构想。很幸运地,获得两所师生们的热烈支持,并分别在05/05, 05/23演讲完毕。

以下将就我的实施心得,依照「学习成效、教学策略、流程引导、所需资源、技术障碍」五个面向,跟大家分享:

一、学习成效

其实,演讲效果好不好,演讲者自己最清楚!当你看到许多发亮的眼睛,随着演讲内容起伏律动时,你就知道与观众的连结已经建立了!这两次的「混成式演讲」比起我先前「纯实体演讲」,都能快速进入这个境界,所以我推测,效果应该不错。

二、教学策略

演讲一开始,我就看到全场「久仰了」的会心微笑,所以破冰暖场的时间完全取消,直接进入主题。演讲过程中,因为熟悉听众的背景与问题,所以我可以很清楚知道哪些地方要延伸补充。点人回答时,也都能轻松如意。而演讲后的发问时间,学员们也都勇于发问,所提内容也都能契合重点。

更有趣的是,虚拟讨论的过程都有纪录在网站上,成为下一场听众观摩学习的地方,让Facebook成为一种知识经验传承的工具。

三、流程引导

这种演讲模式对学生而言是全新的方式。我虽然在一开始有写了一篇「活动指引」给学生看,但「徒法不足以自行」,单纯的文字说明并足以改变旧有习惯。还需要更深入的引导,才能让讨论更聚焦。

我还发现一个有趣的现象~如果我使用学术语言说明流程,学生就会使用学术语言响应,并提出「理论性的问题」。而相对的,如果我使用生活化的语气说明流程,学生就会以生活化的语句来回应。这种现象还蛮有趣的。

四、所需资源

混成式演讲比起传统演讲,需要投入更多的时间成本,因为讲者必须在演讲前进行「流程引导、提问响应、内容整理」等工作,而「提问响应」最耗时间,因为你要读懂po文、给予回答、必要时还要引导学生回到正确轨道。平均每个po文要花10~15分钟处理。当学生人数多时,压力还蛮大的。尤其如果学生集中在「截稿」前一天才po文,那就更糟糕了,所以事先一定要做好「流量管制」才可以。

五、技术障碍

Facebook 有两种模式:一种是个人使用的网页,一种是公司组织所使用的「粉丝专页」。我原先以为粉丝专页和个人网页一样,只要学员有加入,管理员就可以浏览学员背景,后来才发现,「粉丝专页」只能看到公开的数据,管理员如果想要浏览完整的学员数据,必须再邀请学员加入自己的个人网页才可以。

另外,我还发现E-mail, Msn, Facebook对不同的世代有不同的穿透力。我这个世代,是以E-mail为主,Msn 为辅,Facebook更次之。而现在的大学生则是以Facebook 为主,Msn 快要停用了。研究生的使用习惯,则介于中间。

结论

整体而言,这个实验相当成功,也达到预期的成效。虽然耗费的时间成本相当高,可是当你看到那些发亮的眼睛,你就会觉得一切都值得了!建议企业的训练部门,也可以参考这种作法来训练内部讲师们,不仅能让学员收获更多,也能累积知识资产,并且建立更紧密互助的员工关系喔!