田冠鈞

田冠钧

About 田冠钧

专长为学习理论与软件设计。清华大学电机系学士、美国印第安纳大学教学科技博士。曾任教于淡江大学教育科技系、清华大学学习科技研究所。创立木人巷公司后,亲自设计二十多门数字课程,并长期撰写相关之电子报及混成训练资源。

创新推广策略:让客户觉得有意义

这是某慈善机构所发起的「捐款拯救非洲饥荒难民」的活动。其推广策略的杰出之处,在于它把「刷卡捐款」的概念,和「切一 [...]

By | 2016/07/04|

创新推广策略:让客户觉得更好

这个机械手臂是个创新的产品,而其营销策略,则是要说服潜在客户:我可以比人类更快、更准、更灵活!有趣的是,这个机械 [...]

By | 2016/07/06|

创意来源四:自由联想

这个三秒钟炸虾的广告,其内容天马行空,却让人目不转睛,非常有吸引力!其灵感从何而来?只能说是自由联想啦! [...]

By | 2016/07/06|

盲点:我们往往忘了要从远距离看事情

这个影片,把焦距从人脸的近距离,一直拉远到旧金山上空,再拉远到地球外层空间,再拉远到太阳系、银河、宇宙…。 于是 [...]

By | 2016/07/01|

沟通技巧:提升口语表达能力

苗可丽的口语表达能力实在令人佩服,居然可以这么口若悬河,连珠炮地骂翻全场人员,我看了都忍不住笑了出来! [...]

By | 2016/07/10|

成见:我们往往只站在自己的立场看事情

哥伦布对欧美文化而言,是个发现新大陆的「英雄人物」!但对于那些原本就住在美洲的原住民而言,哥伦布所带来的掠夺与屠 [...]

By | 2016/07/02|

案例讨论:如何解决海盗问题

这个报导令我相当感动,没想到一家寿司店的老板,藉由互利共生的作法,竟然解决了连美国也无法杜绝的海盗抢劫渔船问题。 [...]

By | 2016/07/09|

创新动机五:追求梦想兴趣

MV中的工程师,受到太空小孩(梦想的化身)的鼓励,不在意旁人的眼光,把吃苦当吃补,终于完成火箭的制作与发射! 虽 [...]

By | 2016/08/24|

质量要领五:脚踏实地

不论多远大的梦想,最后都需要脚踏实地,走过所有艰难,才能真正落实你的梦想。 Google 的全球街景计划,就是个 [...]

By | 2016/07/06|

创意来源五:跨领域思考

这个短片,显然是从「图片每秒播放24张就会成为动画」的原理获得灵感,然后推论到「火车车窗每格换不同风景也应该产生 [...]

By | 2016/06/20|

沟通技巧:提升文字表达能力

很多人的文笔都无法精准表达自己的想法或感受。而这个英国的「微小说」比赛,就是要鼓励大家,继续追求「用最少的文字, [...]

By | 2016/07/04|

成见:我们的想法,会成为我们看到的结果

当摄影师对被拍者的背景有既定成见时,他所拍出的人物,就会符合他成见中所想象的模样! 所谓「信念创造实相」。我们所 [...]

By | 2016/07/04|

创意来源五:跨領域思考

为了打造绿建筑,这个建筑师研究大自然的运作,而获得创新灵感! [...]

By | 2016/08/26|

创意来源五:跨领域思考

先前的例子, 都是将大自然的智慧,跨领域用到人类世界,解决人类的问题。接下来这个例子,则倒过来,是将人类的智慧, [...]

By | 2016/09/12|

创新推广策略:让客户眼见为凭

这把刀的锋利,笔墨难以形容,干脆就直接展示给你看,这样你就比较容易信服了。 [...]

By | 2016/07/09|

盲点:我们往往忘了可以换个角度看事情

这是一个可爱的景观艺术,给我的领悟是: 选择不同的角度,就会看到不同的景物!   [...]

By | 2016/06/24|

沟通技巧:站在对方立场思考(同理心)

这是Samsung所策划的一项非常感人的社会活动:为了让某个失聪男子觉得被接受,全镇镇民都学会一些手语,来和这个 [...]

By | 2016/07/15|

创新推广策略:制造雪球效应

这个乐团的表演,引起路人的好奇,观众越聚越多,终于全场爆满。有几个观察重点: 一.请注意看这些观众累积的过程,其 [...]

By | 2016/07/15|

目标管理个案:一个「有尊严、高收入」的专业乞丐

这个短片非常有趣,是一个乞丐说明他如何利用目标管理技巧,成为一个「有尊严、高收入」的专业乞丐。他的作法可归纳为: [...]

By | 2016/08/09|

创新推广策略:制造雪球效应

在推广任何创新时,一定要能创造出「滚雪球效应」,才能事半功倍。就好像这个骨牌秀一样,只要你摆放的方法正确,就可以 [...]

By | 2016/07/06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