许多男人都无法理解,为什么女生这么喜欢LV包包?曾经有个女学生告诉我,他暑假的最大成就,就是靠着打工两个月的薪水,买了一个LV包包!而旁边的男学生听了直摇头,感叹这金额可以买好几百份盐酥鸡!

许多主管也摸不清求职者对工作的期待是什么?有些求职者不在乎工作内容,只要薪水高就好!有些求职者不在乎薪水高低,但名片头衔一定要好听!有些求职者则愿意舍弃高薪与头衔,只为了找到一个能发挥的舞台!

「人类行为的动机是什么?」一向是心理学的重要议题。你也许好奇:「这还不简单?直接问当事者不就好了?」但吊诡的是:当事者往往也不清楚自己要什么!你如果问一个抱怨先生太晚回家吃晚饭的太太:「为什么发那么大脾气?」她表面上的原因可能是「饭菜都凉了!」但潜意识里真正在乎的却是「先生不够关心自己!」

即使这位太太自我觉察能力很强,能清楚看到自己潜意识的需求,但基于爱面子,也不见得会明讲,而宁愿采取隐喻或暗示的方式,让先生自行领悟。曾经有个电视广告,太太娇羞地问先生:「要帮你放热水吗?」简单一句话,就引起许多观众会心的微笑…

如果撇开个人的偏好、觉察能力的限制、传统礼教的束缚…人类行为的动机,是否具有共通的需求呢?根据马斯洛,答案是肯定的!他认为,人类的所有行为,都是被下列五种需求所驱动:

一、生理的需求

人类为了维持生存,对某些事物有基本的需求,诸如食物、空气、水、住所、休息、睡眠…,甚至性也算是其中一个。所以,饿了就会想吃饭,渴了就会想喝水,任谁都一样。

生理需求是人类最基本的需求,如果连生理本需求都无法满足,人类将很难去追求更高层次的需求。这也就是管仲所说的:「衣食足而后知荣辱」。

二、安全的需求

生理需求满足后,人类会开始产生安全的需求,也就是「期待安全感与稳定感、讨厌痛苦、威胁或疾病」。也因此,人们都会期待保护者的出现(喜欢被白马王子拯救)、渴望稳定长远的关系(希望结婚)、回避风险与变动(偏好定存)、期待一个法律与正义的社会(制订法律)…。

安全感的需求,甚至会产生许多防卫性行为:老婆对先生异性朋友的敌意、工作同仁对竞争者的排斥、明星之间的争风吃醋…。这些防卫行为都情有可原~虽然有时难免防卫过当。

三、爱与归属感

当生理需求、安全需求都获得满足后,人类还会期待「爱与归属感」。这里所谓的爱,包括爱情、友情、亲情等,与性是不一样的需求。而且,圆满完整的爱,必须是双向互动,能够「爱对方」以及「被对方所爱」。所以,痴情暗恋虽然感人,却是一种有匮乏的爱!

所谓的「归属感」,则是「个体与团体之间的爱」!团体可以是家庭、邻里、教会、社团、部队、企业、甚至是戒酒成长营…。人类都会期待成为某个团体的一份子,并被该团体认同与呵护。这也解释了为什么青少年会参加帮派,或者基于同侪压力而表现出偏差行为~这都是为了被团体认同,寻找归属感啊!

四、尊重的需求

接着是尊重的需求:我们都会期望自己成为一个独立自主,被自己和他人尊重的个体!而这里的尊重,则包含两个重要概念:「尊重自己」以及「被别人尊重」。

所谓「尊重自己」,是指我们希望自己是一个有能力、有专业、有成就的人,这多半要靠自己的学习与努力才能达成。而「被别人尊重」,是指我们渴望受到别人的注意、肯定、与感谢,这就要靠别人所给予的地位、名声、与荣耀才能满足!

五、自我实现

自我实现是最高层次的需求。这是指我们希望能发挥天赋与专长,实现自己的想法与抱负,成为理想中的自己!自我实现的目标因人而异:有些人会想当总统;有些人希望成为一个称职的父亲;有些人想成为舞蹈家;有些人则希望能帮助弱势造福人群…。

好,以上就是人类五个层次的需求。了解这些需求之后,我们就可以厘清疑惑,做出更正确的判断与分析。例如:

爱情与面包孰重

「爱情与面包熟重?」是许多人的共通问题。如果你问马斯洛这个问题,他可能会回答:「先把肚子填饱了(生理需求)再来谈爱情吧(爱与归属感)!」

然而,生理需求是指「维系生存」的基本需求。所以,如果对方所期待的「面包」只是「一碗卤肉饭」,这的确是生理需求;但如果对方所期待的是「豪宅两栋登记在我名下」,这就不只是生理需求,可能还包括了安全感、尊重、甚至自我实现的需求啦!

「被满足的欲望」就不再是欲望了

马斯洛指出,人类的行为是被「未满足的欲望」所驱动!所以,一旦欲望被满足了,它就不再是欲望了,也就无法再驱动行为了!

许多太太会抱怨:丈夫在婚前殷勤体贴,但婚后就不闻不问!马斯洛的解释可能是:丈夫在婚前,是因为生理需求以及安全感的不满足,所以展现出殷勤体贴的行为。而婚后,因为都不缺乏了,所以就不再展现这些行为啦~除非他有新的需求!(女生不要笑,同样的逻辑也适用在女生!)

这也就是许多招募主管不想单凭薪水来吸引求职者:因为基于「缺乏金钱」而工作的人,当他赚到足够金钱时,就不会想积极工作啦!

一个行为往往来自好几个需求

人类心理是相当复杂的,所以人类每个行为的背后,往往隐藏了好几个需求!例如:

一个表现优异的员工,其行为可能来自好几个原因:赚钱养家(生理需求)、避免被裁员(安全感)、发挥团队精神(归属感)、希望获得主管的赞赏(尊重)、发挥自己的潜力(自我实现)。

一个责骂先生晚回家的太太,其行为也可能来自好几个原因:希望老公要「做家事」(生理需求)、担心老公外遇(安全感)、觉得老公不关心自己(爱与归属感)、觉得老公没打电话报备不应该(尊重)、觉得自己居然只能在家煮晚饭很没成就感(自我实现)。

由于类心理的复杂性,使得人与人之间的沟通远比想象困难。所以我们必须学会「倾听」:不要轻率给建议、不要任意下判断、不要随便推己及人、鼓励对方说出内心感受…,唯有透过这些技巧,我们才有机会全盘了解对方的需求。

自尊的危险

近二十年来的教育制度,非常强调对儿童自尊心的维护,但最近许多有识之士开始反省这种现象。最近美国一个高中老师对全校毕业生所讲的「you are not special」影片,就引起CNN报导。这名老师强调:「即使你是百万中取一的菁英,你在毕业的同时,也有成千上万和你一样优秀的同学一起毕业!所以,不要期待全世界承认你的特别,而是要想办法,为自己的生命创造出特别的意义!」

其实,马斯洛在「尊重的需求」中,也阐述过「自尊」的危险性。他认为,自尊应该是奠基在真实能力与成就上,而非仰赖他人的评论、赞赏、或阿谀。所以,如果我们为了维护儿童的自尊,而轻率地指鹿为马、颠倒是非(小孩跌倒了,就安慰他是地板坏坏…)、给予其虚幻的鼓励与肯定,这样子所建立的自尊心,将是脆弱而不堪一击,成长之后将会产生反效果。

进行自我觉察

马斯洛的理论也可以用来协助我们进行「自我觉察」!怎么使用呢?

当我们生气、愤怒、喜悦、忧伤时,我们可以问自己:「我是哪一个需求不满足,而导致这些情绪?」是身体不舒服吗(生理需求)?是地位受威胁吗(安全感需求)?是觉得被拒绝吗(爱与归属感)?是自尊心受伤吗(自尊需求)?是舞台被剥夺了吗(自我实现)?

透过这种层层分析,抽丝剥茧地探索,就可以逐步找到情绪的起点。而这个起点,往往简单到不可思议!

当你能够这样真诚地面对自己,许多外在的冲突,就可以内化成为自我对话,并进行自我疗愈。你的解药,就不再操之他人,而是掌握在自己手中!

人际关系的冲突,常起源自彼此的需求冲突

在团队中,成员的彼此需求往往互相抵触:某人的得,往往成为另一人的失。举例而言:

员工基于生理需求(睡眠与休息),当然会希望减少工时,但老板基于自我实现(业绩与利润),可能会希望增加工时。太太基于自我实现(做自己想做的事),可能想在外上班,而先生基于安全感需求(希望有人带小孩),可能会希望太太不要上班…

人际关系的冲突,往往起源自彼此需求的冲突。马斯洛的理论,可以协助我们坦诚分析彼此的需求,然后就可以增进互相了解,进而协调互补,找出双赢之路!