最近许多客户纷纷询问:「如何利用数位课程设计混成训练?」所以我就专门写了这篇文章探讨一下。不过我先申明,我是以我们公司的数位课程当作讨论案例,所谓「老王卖瓜,自卖自夸」,如果你在文章中发现有疑似「置入营销」的地方,那不用怀疑,就是置入营销啦!哈哈,那我们就开始吧!

认识「混成训练」

许多人都倡导混成训练,认为它结合了数位学习以及实体训练,一定可以达成更高的训练成效。但他们都忘了,「混」也是有技巧的啊!混的普通的,只能达成1+1=2的效果!混的厉害的,才能达成1+1 > 2的效果喔!

所谓「普通的混成训练」,就是「学员上完一遍实体课程后,再上一遍数位课程」或者顺序倒过来也算。但这种混法,充其量也只是「预习+复习」的应用而已,提升的效益有限!

至于「厉害的混成训练」,则是「把数位课程与实体训练,拆开打散,然后进行基因重组,再加入新的元素,建构出一个新的化合物!」这样的混法,才能大幅提升训练效益!

接下来,我就以我们公司的「教导能力模拟训练课程」为例,解释如何设计成一个高效益的混成课程!首先简单介绍一下这个课程的特色:

  • 它将主管对部属的教导过程,整理成简明扼要的「五大沟通原则」以及「八大面谈步骤」。
  • 它针对每个原则及步骤,都提供大量的范例影片,让学员可以分辨正确与不正确的言行。
  • 它提供好几个情境模拟案例,让学员可以与计算机中的虚拟部属互动,演练所学技巧。演练过程中,还可以启动教练机制,获得实时回馈。

由于这个课程已经提供了「课程讲解、影片示范、角色扮演、教练回馈」等教学策略,所以,在混成训练中,实体讲师的责任,就不再是重复这些基础工作,而是以「提问、检讨、反省」等方式,来深化学员的思考。而训练部门的责任,也不只是登记学习成绩或时数,而是透过制度的改变,创造诱因,引导出一个可以让教导文化生根发芽的环境。

也就是说,一个杰出的混成训练,其实是结合数位课程、实体讲师、训练部门三者的专长,让他们分别负起内容提供、学习指引、以及环境建构的工作。透过三方的合作,让训练目标可以有效达成。而在实施步骤上,建议可以采取以下八个步骤来进行。

步骤一:建立奖惩制度

训练单位必须认清一个事实:单靠讲师或教材,所能产生的训练成效有限,但如果能建立对应的奖惩制度,绝对能大幅提升训练成效。当年孙子为吴王训练180名宫女行军之法,原本宫女们嬉笑作乐,怎么教都教不好,结果孙子将带队的两名宫女斩首,之后所有宫女们马上都学会了,可见奖惩制度对训练的重要性!

而奖惩的重点,不要只聚焦在「教材有没有读完、考试有没有通过」而已,而应该放在「学员有没有展现具体的教导行为」。所以,训练部门应该考虑建立以下制度:

  • 将「教导能力」明订为主管核心职能之一。
  • 将教导能力相关课程,订为主管晋升必修课程。
  • 将「主管是否对部属进行教导」列为360度评鉴项目之一。
  • 规定主管若要「开除 / 转调 / 降级」员工之前,必须经过1~2次之教导面谈,并留存书面记录。

步骤二:邀请最高阶主管亲自倡导

推动「教导能力」的最佳策略,不是训练部门由下而上的道德劝说,而是高阶主管由上而下的以身作则!要达到这个目标,可采用的作法包括:

  • 最高阶领导人在策略会议上,亲自倡导「教导能力」之重要。我们有许多客户,其最高阶主管甚至亲自拍摄宣传短片,放在数位教材中,让所有学员们感受到其对教导能力的重视!
  • 要求所有高阶主管都以身作则,对部属进行教导。
  • 要求高阶主管也要担任「教导能力」的课程讲师。这个作法可以产生诸多优点:(一)主管们因为有教学的压力,在学习时会更认真。(二)主管们教学过后,为了不想让别人说他是「说一套,做一套」,会更努力地将教导能力落实在工作上。不过,采用这个措施,必须给主管充分的教材教案支持,不要让教学活动成为主管过大的压力!

步骤三:让主管「认识教导的知识及技巧」

要让主管们熟练教导技巧,绝对不是「上完两天课」就可达成。训练单位应该针对主管们的学习进展,提供相对的教学策略与辅导方式。而我们也将在步骤三到步骤六中,建议相关的对策。

而在步骤三这个阶段中,由于主管此时对教导能力的认识有限,所以训练单位应该着重在「提供主管清楚的教导知识与技巧」。而要达成这个目标,采用数位课程是最有效的方式,因为它不仅行政支持容易,考核方便,也让学员可以不受时空限制,反复练习。

步骤四:让主管「演练所学技巧」

当主管已经具备教导的知识与技巧后,接着就该让他们有机会演练这些知识技巧。由于本产品提供了「角色扮演」的模块,所以这个阶段也可以采用数位学习。

而如果贵公司想要采取实体训练,也可以把数位课程中的「示范影片」以及「模拟案例」,作为辅助工具,就可以设计出非常精致的实体课程活动!

「示范影片」的用法是:讲师先将学员们分为三人一组,分别扮演主管、部属、观察员。先共同观赏完一段影片后,再请小组成员「模仿」影片中主管与部属的对话,演出同样内容。等到演技熟练之后,再由小组共同「创造」出一段与实际工作相仿的情节,然后发挥教导能力加以应对。

「模拟案例」的用法是:讲师采取上述分组方式,让学员先「模仿」案例中的剧情演出,然后再自行创造新的剧情。

步骤五:鼓励主管「 将技巧应用在工作」

所谓读万卷书,行万里路。当主管们已经学会教导技巧后,接着就应该要求他们将技巧落实在实际情境中。而这个工作,则无法由数位课程负责,也无法由实体讲师负责,而必须由训练部门来协助实施!我建议的方法是:

要求主管们必须在一定时间内(例如一个月),针对一定数量的部属(例如三个),实施教导面谈。并将面谈结果,填写在训练部门所发给的工作纪录表

步骤六:鼓励主管「反省应用成果」

当主管将教导技巧实际应用在部属之后,一定会获得许多数位课程所无法提供的刺激。他们会发现,有些技巧有效,有些技巧却窒碍难行…。他们会有许多疑问,也会有许多建议,甚至还会要求更多的资源与指导…

好,这就是一个非常关键的时刻了!而这也不是数位课程可以帮忙,而需要一个有经验的讲师或高阶主管,来和学员进行交流。这些分享与互动,不仅能让主管们反省学习成果,也能促进组织的经验交流。而且这种活动,对于建立教导文化,将有非常正面的效果。

步骤七:评鉴检讨

许多教学设计专家,会强调在训练结束后,应该进行所谓的四层次的总结性评鉴。如果贵单位有心如此,理论上可以实行的作法是:

  • Level 1 学员感受:以问卷方式,调查主管们对本课程之满意程度。
  • Level 2 学习成效:以纸笔测验,考核主管们的学习成果。
  • Level 3 行为表现:以360度考核方式,评估部属们对其直属主管的教导能力是否满意。
  • Level 4 组织影响:分析主管们的教导能力,对企业的整体绩效产生多少影响多少。

根据我的实证研究,Level1、Level2的评鉴,相当容易进行,也可以轻松算出显著效益。但如果要进行Level3、Level4的评鉴,则需要外部专家的协助,才能获得有意义的数据,否则常因为干扰变因太多,而会造成数据判读的困扰。

也因此,如果贵单位的资源有限,我建议,不必太在意上述这些「总结性评鉴(探究训练有没有成效),而应该把心力放在「形成性评鉴(探究如何让训练更有效)」。

可以实行的作法是:以焦点座谈、问卷调查…等方式,从「主管、员工、训练单位、顾问」等来源,搜集下列意见:

  • 制度面:组织文化在落实教导能力时,是否有窒碍难行之处?奖惩规则是否需要调整?
  • 教学面:演练时间是否足够?教师教学技巧是否要加强?是否有提供充分之学习资源?
  • 辅导面:学员在落实教导能力时若有问题是否可以得到支持辅导?如何营造组织学习气氛?

步骤八:扩大实施

整个课程的实施过程,应该同心圆一样,由点而面,逐步扩大实施。而且,每一梯次都应该完整包含步骤一~步骤七。在检讨修订后,再进行下一梯次的训练。如此反复执行,直到全公司的所有主管都受训完毕为止。

对训练部门而言,这种同心圆的实施方式,不仅可以提升整个项目的训练成效,也能培养同仁管理大型项目的能力,还能增加和高层互动的机会,对日后的业务推动,将有非常大的帮助!