田冠鈞

田冠鈞

About 田冠鈞

專長為學習理論與軟體設計。清華大學電機系學士、美國印第安那大學教學科技博士。曾任教於淡江大學教育科技系、清華大學學習科技研究所。創立木人巷公司後,親自設計二十多門數位課程,並長期撰寫相關之電子報及混成訓練資源。

持續改善技巧:使命必達

這個水管工人,為了即時處理水管破裂問題,竟直接將頭探入深度1公尺半的泥水坑。這種解決問題的專業精神,真是令人佩服 [...]

By | 2016/08/26|

步驟四:尋找對策

不同的驢子所採取的不同對策 [...]

By | 2018/08/07|

創新動機:突破生存困境

為了克服乾旱及協助環保,加州水電局提出了這個「用黑色塑膠球覆蓋蓄水池」的策略,是個非常傑出的創新作法!在歷史上, [...]

By | 2016/07/09|

「學習成效」是誰的責任

有個講師跟我訴苦,說學員的要求越來越多:「要輕鬆、要有趣、要互動、時間要少、而且不喜歡讀資料、也不喜歡寫作業!」 [...]

By | 2011/04/29|

混成訓練:如何在生物課傳授「解剖青蛙技巧」

請想像一下:你被某個高中生物老師請託,幫忙代上一堂「解剖青蛙」課程,可是校方限於經費無法採購青蛙,你該怎麼教? [...]

By | 2011/04/08|

行銷推廣策略:講客戶聽得懂的話

文章網址:https://www.managertoday.com.tw/columns/view/50179 [...]

By | 2016/07/04|

職場成功信念:主動積極

這篇文章標題很有趣,叫做:職場魯蛇有三「不」:不敢要、不願賭、卻又不服氣 這標題雖然有點刺,但內容卻相當寫實,完 [...]

By | 2016/07/15|

溝通障礙:時間場合不對

你所送出的資訊,可能會因為時機、場合、以及對方所處的情境,而被錯誤地解讀! 文章網址:http://playha [...]

By | 2016/09/12|

持續改善技巧:使命必達

這個攝影師,為了拍出最生動的影片,決定扛起攝影機,跟著演員一起跳下高樓!就是這種使命必達的專業態度,才能拍出傑出 [...]

By | 2016/09/12|

錯覺:我們的大腦常常做出錯誤判斷

By | 2018/08/07|

簡報技巧:善用典故,兼具感性理性

這是心理學家丹尼.吉伯特在TED的演講「我們為什麼會快樂?」其簡報的成功關鍵,在於舉出許多「有趣味而且有道理」的 [...]

By | 2016/07/12|

職場倫理個案:洩密的員工

這五名員工把公司機密洩漏給企業競爭對手… 1.他們的行為違反哪些職場倫理? 2.員工在企業工作所獲得的知識與技能 [...]

By | 2016/07/13|

績效落差原因:訓練內容不符實務

大部分學校在地震演習時,都要求學生要逃出室外,但是,當地震真正來臨時,卻又要求學生要坐在原位。這樣的訓練又有什麼 [...]

By | 2016/08/17|

簡報技巧:善用典故,兼具感性理性

這是Paul Bloom在TED的演講「快樂的起源」。其簡報的成功關鍵,也是舉出許多「有趣味而且有道理」的歷史典 [...]

By | 2016/07/12|

講師選用:「激勵人心」和「傳授知識」兩類講師有何不同

有訓練界的主管告訴我,根據他多年外聘講師的經驗,他發現講師可以區分成兩大類:第一類講師,可稱為「激勵人心」型。他 [...]

By | 2011/05/06|

職場成功信念:正面思考

在閱讀這篇文章之前,請讀者們先來玩個遊戲:請到BBC「挑戰感官」網站(註:因原網站已失效,故改用youtube上 [...]

By | 2011/07/22|

錯覺:我們的大腦常常做出錯誤判斷

看完這篇文章及影片,真是令人感嘆啊! 大家都說「眼見為憑」,可是我們親眼所見的圓形杯,怎麼從鏡子裡照出來,居然變 [...]

By | 2016/07/05|

行銷推廣策略:讓客戶眼見為憑

這把刀的鋒利,筆墨難以形容,乾脆就直接展示給你看,這樣你就比較容易信服了。 [...]

By | 2016/07/09|

溝通技巧:提昇口語表達能力

苗可麗的口語表達能力實在令人佩服,居然可以這麼口若懸河,連珠砲地罵翻全場人員,我看了都忍不住笑了出來! [...]

By | 2016/07/10|

講師選用:數位教材是否會取代實體講師

幾年前我幫一家銀行設計數位教材時,有個講師憂心忡忡地問我:「如果我們把知識都提供出來做成數位教材,那我們不就失業 [...]

By | 2011/04/22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