相傳少林寺有七十二門絕技,每門絕技都相當難練,所以創寺以來,從未有人在有生之年練完所有絕技。最高紀錄是宋初有一位高僧,曾身兼二十三門絕技,但從此之後,再也沒有人能超越他的紀錄!

「跨領域學習」的價值

話雖如此,吐蕃國師鳩摩智,卻另闢蹊徑,以道家「小無相功」的內力為基礎,把這七十二門絕技使得頭頭是道,在大雄寶殿前盡敗少林群僧,也打破了「無人可身兼七十二絕技」的歷史紀錄…

且不管鳩摩智是善是惡,他能夠「藉由別派武功,找到學習的捷徑,達到少林群僧數百年來難以企及的目標」,這種「跨領域學習」的能力,真是令人敬佩啊!

跨領域學習,不僅能協助個人提昇能力,往往也能促進創新!賈伯斯就說過,Apple電腦的字型之所以如此優美,其實是得利於他早期在書法領域的學習!

先建立穩固基礎,再進行跨領域學習

那我們是否該放棄本行,多多去學習一些「跨領域知識」呢?倒也不是!我認為,年紀輕的時候(小學、中學、大學),知識經驗有限,此時應該採取穩紮穩打的方式,像少林群僧一樣,七十二絕技一樣一樣重頭認真學。

但進入職場多年之後,經驗豐富了,觸類旁通的能力也強了,此時就可以採取跨領域學習的方式,像鳩摩智一樣,以原有知識為基礎,靠著觸類旁通,吸收新知識!

在共同基礎上,開枝散葉

常有學員會問我:「你為什麼可以寫出這麼多不同的課程?」其實,我的方法就是鳩摩智的方法,也就是以本身現有的知識技巧為基礎,融合新的知識技巧後,就可以產生新知識!

舉例而言:「教導能力、招募面談、客戶服務、行銷技巧」這些課程,單獨來看,每個課程都像是少林寺七十二絕技一樣,有其獨特難處。但如果深入探索,就會發現,這些課程都是由四大元素所組成「專業領域知識、教學設計能力、講師引領技巧、企業情境經驗」。

所以,當我要開發一門新課程時,我的「教學設計能力」以及「講師引領技巧」都是現有基礎,都是以繼續使用。需要增強的只有「專業領域知識」和「企業情境經驗」兩大元素。

而學習新的「專業領域知識」,對一般人而言可能很痛苦,對我而言卻是樂趣所在。我通常會先廣泛閱讀相關書籍,然後再透過「質性研究方法」中的「分析、歸納、整理、驗證」等技巧,快速吸收、累積、甚至創造出我所需要的新知識!

至於「企業情境經驗」,那就是要透過反省、訪談、蒐集等技巧,彙整我自己的經驗,公司的經驗,以及他人的經驗,就可以逐漸創造出許多情境故事。

當這四類元素都整理完畢之後,我就可以順利產出新課程了。

轉業的最佳策略,正是跨領域學習

最近許多朋友都想轉業,但又擔心無法和新人競爭。其實,你如果能夠採取有效的跨領域學習方式就一點都不用擔心了。

也就是說,你如果能夠採取有效方式,掌握自己既有知識的優勢,增添新的元素,融合成新的職場能力!就能夠事半功倍,成果也絕對不會輸給新人。但你如果完全忽略舊有知識,從零開始學起,當然會耗費大量時間精力,轉換成本也就十分高昂。

在現代職場中,新知識的汰舊換新實在太快了,你如果不能掌握「跨領域學習」,很容易就會被新知識淘汰掉。但相對地,如果你能掌握「跨領域學習」的技巧,就會發現,萬變不離其宗,你仍然可以悠游自在,持續保持在領先地位,一點也不用怕長江後浪!

僅以本篇文章,獻給接受新職位、新任務,新挑戰,或者有心轉業的職場朋友!