我曾在學術界從事教學與研究工作,也曾在企業界工作多年。橫跨兩個領域的經驗,讓我發現一個非常有趣的現象:

企業界和學術界是截然不同的兩個世界,而且對彼此的專業都有某種程度的成見。企業界往往覺得「學術界只會空談理論,無法解決實際問題」,而學術界往往覺得「企業界只會專注細節,無法看到整體架構」!

這樣的矛盾,讓我開始思索「學術界與企業界,該如何互補合作,才能截長補短?」而在思索過程中,我不禁想起金庸小說裡面的兩段故事…

…覺遠大師、張君寶師徒,練了九陽神功後,其內力已經震古鑠今,但卻只能自保,無法制敵。最後張君寶還是靠了少林羅漢拳的招式,才化解了何足道的挑戰…

…鳩摩智雖然精通少林七十二絕技,盡挫少林高僧,卻也發現如果要更上層樓,必須從內功做起,所以後來開始練易筋經…

在我看來,學術界和企業界的分別,就像內功和外功的分別:學術界講求的是內功根基,諸如理論模型、conceptual framework、效度、信度等;而企業界講求的是外功招式,諸如流程、步驟、成功案例等。

練內功慢,常緩不濟急,難以成事。練外功快,但為求速成,往往根基不深。所以,雖各有優勢,卻也各有不足之處,但是,如果能夠內外兼修,不論是由內而外,或者由外而內,就可以讓原本功力大增,產生相輔相成的效果!

所以,學術研究者,應該向企業界學習,才能「透過實務經驗的驗證,把理論模型建立地更完整精細」;而實務工作者,則應該向學術界學習,才能「藉由理論模型的指引,讓經驗更快速地歸類、延伸、補強」。

這也說明了,為何麼虛竹是和鳩摩智在少室山對戰之後,才瞭解靈鳩宮武學的奧秘。而令狐沖則是和任我行在西湖牢底比劍之後,才領悟獨孤九劍的精髓!

讀萬卷書,行萬里路,如是而已!