前言

最近又進入預算規劃的旺季,有訓練同任打電話來,說他們雖然對於數位課程深感興趣,卻不知道如何說服公司採購,希望我們能提供一些資料或方法,來協助他們做決策!

的確,「採購決策」一向是個惱人的議題:如何找出合適的評鑑方式?如何挑選最合適的產品?如何說服主管同意?這些都是困難的挑戰,如果沒有周詳準備,往往事倍功半,甚至徒勞無功!

基於服務客戶,我決定寫出以下這套採購決策技巧。它擷取了Philips的ROI評鑑模型的菁華,但改變其評鑑順序,也去除與採購決策無關的細節,所以更符合實務需求。它的用途是「事先評估」,而一般的課程評鑑則是「事後評估」,兩者外型相近,但內涵則大為不同!

數位課程採購決策的五個面向

公司要採購一項產品,絕對不會只考慮產品特性,還會顧慮到該產品和公司文化制度的相容性、和公司營運目標的契合性、以及整體的成本效益。

也因此,如果你想提出數位課程的採購案,就必須站在經營者的角度來思考,把主管所關心的議題事先分析清楚。這樣即使最後沒有成案,主管也會覺得你思慮周密,將來就會更信任你的意見!

所以,我建議你,要從五個面向來評估數位課程的採購案,分別是:成本效益、文化制度相容度、軟硬體支援度、課程內容契合、學員接受度。

面向一:成本效益

「成本效益」是所有經營者採購產品時的最主要考量。所以,你必須能夠證明「採購數位課程所創造的效益,高於所支出的成本」,主管才會買單!

由於每個公司的特質都不一樣,同樣的數位課程,應用在不同公司,會產生不同的成本效益,所以你無法直接引用別公司的數據,而必須自行計算!

如何具體計算出數位課程的成本效益呢?方法有很多種,但最簡單而直覺的方式,就是把數位課程和實體課程進行比較,就可以產生清楚的結果。

以成本而言,實體課程的成本包括以下八個項目,而數位課程則只有教材成本一個項目:

  • 講師薪資:授課鐘點費。
  • 學員薪資:所有學員的時薪總和。
  • 教材成本:所有學員的紙本講義。
  • 教室成本:若外訓,則要租借場地。
  • 交通成本:所有學員的差旅費用及時間成本。
  • 行政成本:開課前各種溝通聯絡成本+跟課人員薪資。
  • 餐飲成本:所有學員的餐費。
  • 機會成本:所有學員因為受訓而需要找人代班的成本。

以效益而言,數位課程相較於實體課程,則有下列優點:

  • 課程內容:數位課程可讓評估人員事先檢驗所有內容,實體課程則無法事先檢驗。
  • 授課技巧:數位課程可讓評估人員事先檢驗講授技巧,實體課程則無法事先檢驗。
  • 精簡程度:設計精良的數位課程,可以做到字字珠璣,言必有中。實體課程通常較鬆散,因為要花時間暖場、休息、還要等落後的學員趕上進度。根據我身兼數位課程設計以及實體課程講師的經驗,一小時的數位課程內容若用實體課程來上,大概要花三小時以上。
  • 演練機會:模擬課程可提供非常深入且個人化的演練機會,實體課程則難以達成。
  • 自主學習:數位課程讓學員可依照自己的需求,調整閱讀進度,並讓學員在長達一年的時間內隨時複習,或者在遇到問題時及時複習。實體課程則無此彈性。
  • 開課人數:數位課程即使只有一人也可開課。而實體課程,則必須湊足一定人數才符合經濟效益,有時候甚至還必須把不同程度的學員集合在一起上課,不僅造成教學的困境,學習效果也不好。
  • 開課時機:數位課程隨時都可開課。以新人訓為例,報到當天就可開課,不必等待,也不必配合講師時間。
  • 開課場地:不受空間限制,不像實體課程,要將跨區甚至跨國的同仁集中在一起上課。

面向二:文化制度相容度

「文化制度的相容度」也是必須考量之處。你必須事先思考公司內部的文化、制度、或習慣,看是否與訓練目標保持一致。如果有妨礙之處,就要先想好改進措施,這樣主管提問時就可從容回答。

舉例而言,若要落實「教導能力」,僅僅採購「教導能力數位課程」效果有限,最好能配合訂定相關制度,諸如「將教導能力列為主管職能」、「建立360度績效考核制度」、「邀請高階主管進行政策宣示」,這樣才能讓課程發揮最高效益。

通常,傑出的數位課程廠商,會有許多客戶經驗可以分享,你可以請他們提供成功典範。我們就經常和客戶分享這方面的經驗。

面向三:軟硬體支援度

你同時也要評估公司現有的軟硬體設備,是否能讓數位課程順利使用,諸如是否有學習平台?平台是否和課程相容?頻寬是否足夠?

這些評估工作,通常可以由訓練同仁和數位課程廠商合作進行,事先找出可能遭遇的困難,並擬定妥善的對策。有時候,甚至要請公司MIS參與討論。

對於有疑慮的客戶,我們通常會提供測試課程,讓客戶可以在採購前就進行實際的安裝測試,以確保所有環節都能順利運作。

面向四:課程內容契合度

這個面向的評鑑目的,在於檢查課程所傳授的知識技巧,是否符合公司需求,而評估重點則是課程的「綱要結構、章節內容、教學策略、講授技巧」。

一般而言,設計精良的數位課程,讀起來簡潔清楚,言之有物,讓你在短時間內,就能對訓練內容有清楚而全盤的瞭解。而設計不良的課程,則是冗長龐雜,雖然課程大綱琳瑯滿目,內容卻是東拉西扯,支離破碎,無法為學員建構一個有邏輯,有系統的知識體系。

這部分的評鑑,可以藉由比較多家廠商的課程產品,以掌握評鑑標準。而這工作通常得由訓練部門或者使用單位的部門主管來執行,一般受訓學員,因為本身對訓練主題的認識有限,往往無法提供有效意見。

面向五:學員接受度

這個面向的評鑑目的,在於瞭解整個課程的表現方式,是否能引起學員足夠興趣,讓他們願意讀完內容。畢竟,如果學員排斥這個課程,即使內容再好,也不會有任何訓練成效。

許多人會把這部分的評鑑,稱之為「學員滿意度」,但我覺得這個名詞已經被過度濫用,產生嚴重的弊病了,所以我才改成「學員接受度」這個名詞。

所謂「良藥苦口」,一個課程的價值,不能單純用「學員滿意度」來評斷。就像我們不能用藥品的好吃程度,來評鑑藥品效力一樣。因此,「滿意度」雖然重要,卻也只是五個項目之一。你如果把它當作唯一標準,反而會衍生許多流弊。

這部分的評鑑工作,應該由訓練專員,或者部門主管,藉由「試讀課程」的方式,來「推測」學員的接受度。也許有人會建議,乾脆請所有學員來試讀,然後填寫「滿意度」問卷就好了。但這種方式,只能用在課程採購之後,無法運用在採購評估階段~畢竟還沒採購,怎麼可能請所有學員試讀呢?而且,一般學員,並無法像訓練同仁一樣,有機會比較多家產品,其意見也就不夠客觀。

結語

以上就是數位課程採購決策的五個評鑑面向。你在向主管提出任何課程主題的採購建議前,可以用這五個面向,來歸納整理你的論點,做出精闢的簡報。如果五個面向都合格,代表該課程值得採購。如果任一個面向不合格,代表準備還不充分,你應該蒐集更多資料,或者提出更妥善的改進措施之後,再提出建議。

而關於第一個面向「成本效益」的評估項目,我先前曾寫在一個excel表中,還加上參考數據,寄給客戶參考,其內容和本文大同小異,如果您有需要,也可來函索取。

學會這套評鑑技巧,不僅能協助你進行更有效率的數位課程採購決策,未來也可以延伸應用到其他訓練產品的採購決策,諸如學習平台、訓練工具、甚至實體課程等等。同時,它還能提昇你的思考分析能力,以及與他人溝通的論述能力,可說是個很有價值的學習活動,希望大家享受這樣的過程!