「如果你是某家企業的人資長,老闆在看完 『企業就是最好的學校』這篇文章後,要求你進行訓練的創新變革,你會提出什麼方案?」某位主管如此問我。
這是個好問題,但不好回答,畢竟企業是個營利組織,所投入的每分錢最後都要能轉換成獲利,否則老闆是不可能買單的!因此,我認真地花了好些時間才寫出這個方案。
目標:讓企業訓練更全面、更快速、更有效、更低成本
這個方案的目標,是要摒除企業現行訓練策略中,種種無效率、無邏輯、甚至積非成是的作法,全力發揮企業環境的優勢,讓企業訓練可以達到「更全面、更快速、更有效、更低成本」的境界!而為了讓讀者輕鬆理解我的方案,我先來轉述一個有趣的案例…
Dan Barber曾在TED演講「愛上一條魚」,介紹一個創新的水產養殖法。傳統的養殖法,是把魚苗放到箱型水池或魚塭,嚴格控制水質、溫度、餵食成分…,期望達到最高的飼料轉換率。但有間深具環保意識的企業,卻採用創新的「自然生態養殖法」:他們在西班牙南部買下一塊廣達兩萬七千英畝的廢棄運河區(幾乎是台北市面積的一半!),引水淹沒後,把它改造成一塊綿延無際的沼澤濕地,放養鱸魚、鯡魚、蝦、鰻等各式水產。特別的是,計畫主持人並非魚類專家,而是個生態學者,所以他放入魚苗後,完全不放飼料,只是專心維護整個沼澤濕地的生態平衡,讓食物鏈中的各種元素,如愛吃魚的紅鶴、小蝦小魚、水中澡纇、有機生物…,都能共同成長,讓整體食物鏈豐饒富足、生生不息,循環不已…。最後他養出的魚,是Dan Barber畢生吃過最難忘、最健康、也最美味的魚!
我認為,企業環境本身就是一個充滿養分的沼澤濕地,只要我們能好好瞭解它的運作原理,改造成能驅動學習的生態系,就可以不用教室,不用講師,僅透過環境本身的驅動力,就讓同仁學會企業所需能力!這種「不教而教」的策略,才是最傑出的訓練策略!可惜大多數訓練部門不明白這個道理,只會延襲學校的教學方式,把員工放到箱型水池似的傳統教室受訓,成效自然有限!
所以,這個方案說穿了是個文化塑造工程,難度相當高,比較適合新創企業,或具備強大執行力的獨立部門。不過一旦落實了,它的成果相當驚人,不僅能大幅降低訓練成本,大幅減少溝通紛爭,還能提昇企業反應速度,強化整體競爭力,最後自然就能大幅提高獲利!
接下來,就讓我們先來分析企業訓練的現況,再從中探討創新之路!
分析:企業訓練的現況與未來
現實情況~學習驅動力散亂無章
當新人剛進公司時,他的態度、技術、知識~姑且統稱為「能力」或「職能」,必定有很多部分不符合企業需求!因為這些「能力」,都是從學校、家庭、甚至網路所學來的,對企業來說,很多根本是錯誤觀念或不良習慣,必須重新調整。
那企業都是如何調整新人的能力呢?有些是透過正規訓練:如訓練部門自己所開的課程,或外部機構如職訓局所辦的講習;但更大部分則是透過非正規訓練:如主管的指揮與教導、同仁的回饋與提醒、或制度的獎勵與懲處。
這樣的訓練成效好不好呢?學過「專案管理」的人都知道,任何專案都有「範疇、時間、成本、品質」四個面向,我們必須極力追求「最大範疇、最少時間、最低成本、最高品質」直到無法再提昇為止。如果我們把整個訓練業務當成一個大專案,也用這四個面向來檢驗它時,會看到什麼呢?會看到一望無際的改進空間!
- 範疇:企業所需能力非常多,但正規訓練所提供的課程數量卻非常少;而非正規訓練的機會雖然很多,但主管同仁所傳授的能力,多只是片面零散的訣竅,而非完整的態度或技術。
- 時間:正規訓練的開課流程冗長複雜,員工無法在問題當下獲得解答,可說緩不濟急。而非正規訓練,又純粹看機緣,如果員工沒主動問,或者主管沒考核到,訓練就遙遙無期。
- 品質:員工的知識來源缺乏系統化的篩選與整理,導致所學到的知識良莠不齊,主從不分。舉例來說,有新人在進入企業後還繼續「聽媽媽的話」,而說出:「我媽媽要我每天五點就下班。」令人啼笑皆非!
- 成本:正規訓練的成本高昂,這是眾所皆知的事情。而非正規訓練雖然看似省錢,但多半是等事情搞砸之後才有機會學習,而「事情搞砸」的機會成本,有時也相當驚人。
如果把傳統訓練在企業的實施現況畫成一張圖,將會是以下結果:
從圖中可以看到,員工的知識來源複雜,內容混亂。雖然公司的訓練課程能提供一些系統化的知識,但課程數量有限,難以抵擋周遭環境的不良影響。主管雖然也會考核員工,但主管的考核標準,也多來自本身的經驗或成見,往往和講師所傳授的內容有所抵觸…。整體而言,這個企業環境雖然也充滿許多學習驅動力,但方向分歧,雜亂無章,互相抵消之後,也就所剩無幾了。
理想情況~穩定持續的正向循環
在「企業就是最好的學校」一文曾提到,企業環境有「學習動機、問題情境、工具資源、高手指點、文化支持」等優勢,但如果我們要讓這些優勢發揮出來,就得先改造現有的不良生態才可以:我們可以想辦法淘汰負面驅動力,強化正面驅動力,並把正面驅動力調整到一致的方向,就可以建構出理想的企業環境!
在我心目中,一個理想的企業訓練生態系,應該像是以下這張關係圖:
在這張關係圖中,總共有五個角色,其定位及交互關係分別是:
- 職能:職能中心應負責訂出企業所需職能、開設職能課程、並將課程發佈在網路,供主管同仁引用與學習,這樣也能幫忙塑造共同語言與價值觀。主管同仁若對職能定義或課程內容有意見,也應回饋給職能中心,以提昇其實用度。
- 員工:員工必須承擔學習責任,主動透過職能課程或主管教導,學會職務所需能力,並將所學技巧應用在工作中,然後接受主管考核。如果員工發現所學技巧無法應用在工作上,或者抵觸主管的考核,則應回饋給職能中心,請職能中心提供統一見解。
- 主管:主管必須和員工閱讀相同的職能課程,並根據課程內容來進行教導與考核。如果主管發現課程內容不符工作需求,也應回饋給能力中心,協助改善課程。
- 制度:人資部門的所有制度,包括招募流程、薪資福利、獎懲規定、升遷標準、考核標準…,都應調整成有利此生態系發展的方向,以強化其正向循環。
- 科技:學習科技的相關應用,如學習平台應用、數位課程製作、教學設計策略…,也都應調整成有利此生態系發展的方向。
一旦這個新生態穩定運作後,企業所列出的所有職能,就會逐漸成為主管和員工所具備的能力。企業如果想推動新能力也非常方便:只要透過職能中心把新職能定義好,並開設相關課程,就可以要求所有主管同仁開始學習並應用在工作上。主管同仁在應用時若發現問題,則可回報職能中心,修正職能定義或課程內容。員工因為有課程的指引、主管的教導與考核,進步會非常快。主管因為有課程的輔助,也因為員工有先讀過課程,教導過程會變得非常輕鬆。
而新人從進入企業的第一天起,就會馬上感受到生態系的正向壓力:網站上已經明列所有必須學會的態度及技術;主管也要求你要將這些能力展現在工作上;周遭同仁碰到問題時也都是自己上網學習;日常會議中,大家都是用課程中的專有名詞進行溝通討論;人資部門所訂的各種制度也都獎勵主動學習的同仁;而公司所應用的科技,也讓主動學習變得非常便利…。在種種環境制度的刺激下,新人將會立即融入這個生態,養成主動學習的習慣,並迅速學會企業所要求的各種能力!
預期效益~總效益提昇80倍
新生態比起舊生態,能創造幾倍效益呢?為了讓分析更具體,我們假設公司只有1000名員工,核心職能也只有10個,然後分析這兩個生態系在「範疇,時間,品質,成本」四個面向將有何種差異:
- 範疇:舊生態系中,光一項「當責」訓練,就得經過主管簽核、安排講師、規劃場地、調訓學員、跟催跟課、出勤管考、課後分析…等流程,1000名員工調訓完後,訓練單位就人仰馬翻了,所以一年能訓練完一個核心職能就不容易了。而新生態系,則能把10個核心職能通通執行完畢,等於範疇擴大了10倍。
- 時間:舊生態系中,學員接受一個核心職能訓練,得等上好幾個月,然後再花兩個小時在實體教室受訓。而在新生態系中,學員可以立即上網學習,而數位課程因為少了簽到、暖場、講笑話、下課、通勤…等時間損耗,能把實體訓練兩小時的內容在一小時就上完。所以單就時間效益而言,至少提昇兩倍以上。
- 品質:舊生態系中,學員上完課,訓練就結束了,至於學員能不能把所學技巧應用到工作上,訓練單位就無法掌握了。但在新生態系中,學員必須把所學技巧應用在工作上,接受主管認可後才算完成學習。所以,訓練品質大幅提高,估值就算兩倍好了。
- 成本:舊生態系中,一項職能訓練必須耗費講師鐘點費、教室租賃費、交通差旅費…,而最大宗的其實是同仁的聘僱成本:1000名員工,假設每人的聘僱成本是一小時400元,受訓兩小時的成本就是80萬了。而新生態系,一項職能的訓練,並不需要講師、教室等費用,只有教材費用。而受訓一小時即可結束,等於聘僱成本只耗費40萬元。所以,成本效益提昇起碼兩倍以上。
那總效益將提昇多少呢?假設專案的總效益=範疇效益X時間效益X品質效益X成本效益,則新生態系比起舊生態系,其總效益將有 10 x 2 x 2 x 2=80倍以上的增長,這是非常驚人的進步幅度。
好,如果這個方案引起你的興趣,那接下來,我將會從「人資長的觀點」,來介紹這個方案的具體推動策略!
~本文未完,下期再續~